2007-03-24

读《送李愿归盘谷序》

欧阳文忠公认为韩文公的《送李愿归盘谷序》是五代以来写的最好的一篇散文。早在看到欧阳公这篇评论之前我就阅读过《送李愿归盘谷序》,这是我买的《唐宋散文八大家》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文章首先介绍了盘谷这个名字的来历,然后就是隐居在此的李愿的一段话,讲述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作者韩愈显然也受到了李愿的感染,在文章的最后,韩文公表达了自己也想到盘谷的意愿。我觉得文章最出彩的部分就是李愿的那两段话:没有人不想拥有煊赫的地位,没有人不想建功立业,但是这要看天命的,李愿对此的看法非常有益。他说:

“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达官贵人的生活方式是吸引人的,为天子效力是拥有建功立业理想的人梦寐以求的,但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取决于能力和机遇,不是谁都会得到上天的青睐的。选择了隐居生活的李愿自己也说,他并不是厌恶那种生活,隐居不是为了逃避那种生活方式,是天命,上天没有给得到那种生活方式的机会。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忧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步不闻户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超趄,口将言而叹儒,处秽污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上天没有给你相应的机会,无论你怎样努力,无论你多么有能力,都没有办法取得预想的成功,何必在那条道路上徘徊呢。达到成功的道路千万条,在一条不通的道路上踯躅,完全没有益处。就像李愿那样,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身心无比自由,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不一定比以前追求的要差。

韩愈显然被李愿的这些话感动了,他也表达了去盘谷的意愿,但他始终无法放弃官场的生活,后来他遭受各种打压和贬谪,始终也没有离开官场。我们身在官场以外的人都能看到那些官员们作威作福,骄横跋扈,为所欲为,可以随便的对旁人指手画脚,可以随便的打压不同意见的人,可以随便的拿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确实是非常吸引人的,观察中国从古至今的这些官场作风,不论是在所谓的盛世,还是在乱世,官场都一样的腐朽糜烂,官员们过着声色狗马的生活,有谁会对这种诱惑无动于衷呢。

有人说,明朝的官员都非常的清廉,如果贪污银子达到60两,就会被杀头。这在明朝的前期或许是真的,但到后来官员们都变得聪明了,俸禄可以很低,只要头脑稍微活络一些的人,就可以找到合法获取利益的手段。看看现在的新闻经常报道出来的所谓的腐败案例,那些人获取利益的手段千奇百怪,他们是非常聪明的,但是把全部的聪明才智都放在了如何钻营上,在这样的人物的领导之下,人们依靠合法的手段获取利益真是难上加难。现在人们讨论的最多的就是房价问题,依靠现在的工资水平,大多数人是无法承受房价的,但是全国各地的房价都在疯狂的上涨,远远超过了工资上涨的幅度,除了商人们的恶意炒作以外,也不能忽视官商勾结,对于背离了市场规则的经济行为,为什么迟迟不拿出强有力的对策,而是任由价格疯长,我想,除了利益以外,没有其他的原因。房地产商人赚取到暴利之后,一定会拿出以部分去孝敬当地的掌舵人,在利益之上的年代,很难想象会有人主动的断掉自己的财路,出台抑制房价的政策。

春节之后的某天,我和一位阿姨聊天,我说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几年之内,达到月薪过万,她听了之后有些吃惊。我可以理解,我们上一代人生活的年代,“万元户”还是人们努力的目标,但20多年以后,物价上涨了不知多少倍,消费水平大幅的提高,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现在的一万早已无法和以前相比。上个月辞职的某位同事去北京了,据说他现在的月薪已经达到了一万,这是我的一个短期目标。我对那个人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确实比较厉害,我要达到他的水平,还需要努力。今天看到经理发过来的一份文档,看了两篇同事写的总结,写的很好,我相信我是写不出来的。我以前一直使用的实现某个功能的程序段,我以为那就是写的很好的了,但昨天忽然看到可以通过极为简单的一句话实现,这还多少让我吃惊,我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要修改这个程序的,使用的时候直接引用,甚少研究,我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2007-03-23

力命

力谓命曰:“若之功奚若我哉?”命曰:“汝奚功于物而欲比朕?”力曰:“寿夭、穷达、贵贱、贫富,我力之所能也。”命曰:“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四八。仲尼之德不出诸侯之下,而困于陈、蔡;殷、纣之行,不出三仁之上,而居君位。季札无爵于吴,田恒专有齐国。夷齐饿于首阳,季氏富于展禽。若是汝力之所能,柰何寿彼而夭此,穷圣而达逆,贱贤而贵愚,贫善而富恶邪?”力曰:“若如若言,我固无功于物,而物若此邪,此则若之所制邪?”命曰:“既谓之命,奈何有制之者邪?朕直而推之,曲而任之。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贱,自富自贫,朕岂能识之哉?朕岂能识之哉?”

我对中国古代的一些典籍很感兴趣,以前已经购买了好几本诸子百家的文集,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翻阅一下。《列子》记录了很多寓言故事和上古神话,其故事和言论很有趣。虽然现在人们认为今本《列子》是魏晋时代的人的一部伪作,但是我觉得这本书仍然很有意思。我阅读文章一般都注重其内容,词语是否华丽倒在其次。上一段文字节选自《列子力命篇》,是力和命的对话,非常富有哲理性,这些真知灼见不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其价值,相反的,时间越长,越能体现其光辉。现在的人们提出的思想观点没有什么新鲜的,大都是在扩展前人的理论,一般人大可不必关注这一领域,直接阅读古人的见解即可。

前一段时间看一部刑警题材的电视剧,其中一个案例是,某人杀死了他的同学,在他交代杀人动机的时候说,他不能容忍他同学的年轻和活力,他自己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得到的东西,他的同学轻易就可以得到。我知道,这种事情在现实中比比皆是:努力不一定就会有什么结果,别人或许很轻松的就可以得到,而当你放松努力的时候,得到的会更少。这不是上天的不公平,这是命运,你是改变不了的,唯有服从天命。和别人对比的时候不要抱怨,别人得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你不用管他们是怎么得到的,如果你自己想超越他,就要顺着上天给你指定的道路前进,不要指望着可以直接复制别人的模式,不同的人被赋予了不同的命运。或许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上天给了大家成功的机会,只是方法不同,唯有服从天命的安排,才能顺利的走上成功的道路,你可以从别人身上汲取教训,但别生搬硬套他们的方法,那样只能自讨苦吃。

2007-03-19

环境问题

大约有两周没有看到明媚的太阳了。春节那几天是非常温暖的,阳光也比较充足,回家的同事也带来消息,和往年比,家里的气温也是出奇的高。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元宵节前夕,北方一些地区下了特大的暴雪,半个世纪以来实为罕见。我知道中国的环境已经变得非常恶劣,沙尘暴、干旱少雨、沙漠化,更为可怕的就是工业的污染,但现在似乎没有哪一级政府真正的重视这个现象,为了政绩,为了所谓的GDP,置环境问题于不顾。

云南某地去的山被喷上了绿色的油漆,这可能是为了应付检查。后来被媒体曝光之后,当地政府宣称是一个个体商人认为那座山破坏了他的风水,是商人私自把山涂上了油漆。这说法是完全不能让人信服的,当地政府认为这就可以推卸责任,可以蒙蔽关注这件事的人。以现在这个体制,环保部门受制于政府,他们根本没有权利去追究政府的责任,这件事大概就会这样不了了之,那被油漆涂绿的山,外人看起来是非常的好看,可是那山就再也不能生长任何植物了。那些丧尽天良的商人和官员,狼狈为奸,为了短期了利益,为了一己之私,肆意的破坏环境,真是罪不容诛。

我上高中的时候,见识到了沙尘暴的厉害。当时我正在教室里,忽然发现外面暗了下来,出去一看,漫天都是黄色的浮尘,只要在外面站一会,就落满一身的灰尘。以后的每年的春天都会有几次大规模的沙尘暴。最近几年沙尘暴的次数似乎减少了下来,原因不明。若干年之前建设起来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在防范沙尘暴和沙漠化方面所起的作用甚微,围追堵截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而现在确实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制止,保护那些尚未受到危害的地区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看他们的行动,没有什么保护工作,破坏行为却还在继续,森林的砍伐,植被的破坏都在加速的进行。这次两会上,环保方面的官员代表提出了惊人的结论:沙尘暴有益,没有沙尘暴就没有中华民族!这奇怪的言论出自官方之口,不知是为了掩盖他们在治理沙尘暴方面的无能,还是为了那些破坏环境的企业代言,无耻的言论能从这些官员口中轻松的说出。中国的环境问题只会越来越恶劣,他们会把子女送到国外,让留在国内的同胞忍受环境被破坏带来的恶果,其心之恶毒可见一斑。

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政治课本上在讲到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的时候,不但恶意的把这归结为资本主义的罪恶,还信誓旦旦的说“中国绝对不能走这老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上,重污染的工业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就失去了立足之地,这些企业会迁移到不发达的国家,那里的法律没有环境保护的条文,即使是有,也非常容易应付过去,因为那里的政府需要钱财,牺牲环境也在所不惜。中国开放以来,大量引进国外的企业,环境的问题日益突显,当有外国的环保组织提出批评的时候,国内的官员甚至一些民众竟然指责这些组织干涉中国的内政,指责这些组织是反华势力,他们不是真心的关心中国的环境,而是真心的阻止中国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