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3

体验几种IT服务

我是不喜欢写IT方面的新闻评论的。我喜欢看这些新闻,有时候也看看这一类的评论,感觉有一些兴趣,但是我从来就没有想到要写这方面的稿子。现在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这里的门槛相对要低一些,而且相对自由,虽然我们要冒一定的风险,因为互联网上有无数的眼睛在盯着你,我们必须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能让他们抓住把柄,我的建议是,不要在互联网上面谈论个人对政治和社会新闻的见解,因为那可能为你带来麻烦。我觉得这是一个防民之口的时代。互联网是有趣的,IT是有趣的,很多人因为见解新鲜,从普通人成为了互联网评论的知名人士,这又鼓励了很多无名之辈。我当然不会受到这方面的吸引,今天要破例谈论一些此问题,就是因为最近在使用一些服务的时候,产生了一些想法,于是就想把这些观点写在这里。

几个星期以前,在某个地方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提到,可以使用自己的域名申请微软的企业邮局。我现在有两个域名,正想试验一下。注册之后顺利设置完毕,一切工作正常,但是我觉得,微软提供的这个邮局速度有一些慢,于是就想试验一些Google的邮局,但是Google的邮局不是那么容易注册到的,需要自己提交申请,等待他们审批。提交很长时间也不见批准下来。于是就搜索一下,看有没有技巧。已经申请成功的人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地点选择在美国,行业选择为教育,这是因为,第一批使用者就是某大学,另外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把“所有使用者都在美国”这个复选框勾选上。我按照这个攻略来申请,果然两三天以后就得到了批准。开始提交申请的时候,我选择了50个账户。不过有人在申请的时候随便填写了一个天文数字,结果照样被批准下来,真的感到奇怪。我有两个域名,于是就用另外一个域名来申请微软的邮局。微软的要容易申请,等我再次申请的时候,它已经不再限制账户数目了。不过我觉得可能是我的这个域名注册商的问题,经常无法收到邮件,于是便注销了这项服务。

不明白为什么微软的live服务速度有一些慢,有时候甚至会造成死机。live mail并不比hotmail更加吸引人。但是最近推出的live中文版本倒是很不错的,我把经常阅读的新闻都集合到这里面了。前一段时间在那次抢注 @live.cn、@live.com的帐号风潮中,我注册到了两个字母的@live.cn帐号,一直在使用。记得微软说过要在6月20日开放注册,但到现在还没有开放,怪不得会引起抢注风潮。

blog服务真的就很重要吗?baidu也推出了“空间”。今天注册了一个试试。感觉还可以,但似乎没有sohu的好用,我还是喜欢sohu的。以后微软要把msn spaces迁移到live.com上面,难道我还会再从新注册一个吗?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