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8

阅读古文

晚上睡觉之前一直在坚持读书。其实也算不上是坚持了,十点多或者十一点左右上床,但每天都不会在十二点之前睡觉,这段时间就用来读书了。以前可以收听一会广播,听听新闻,但现在的信号不怎么好,本地的电台又非常的无聊。买书一直是我的乐趣所在,读书也很上心。我的阅读虽然比较广泛,但还是倾向于那些古文散文类的书籍。古文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类别,购买这样的书籍不会让我感到浪费金钱,阅读这样的书籍不会让我感到浪费时间。我想,拥有读书计划的人应该很多吧,但是能够坚持阅读的似乎不是很多。我也一样,古文书籍虽然不像小说、故事那样,但对我来说,这也属于休闲阅读的范围。

第一次有目的的购买古文书籍是在大学的某个暑假,回家后到当地书店闲逛,看来了一本《唐宋散文八大家》,欣然就购买了回来。这本数可能算是我对古文着迷的开端。八大家当中我比较喜欢的是韩愈、柳宗元、苏轼、欧阳修,苏洵似乎特别喜欢写作政论文章,这些文章看起来并不能吸引人,而且观点也不能完全让我所接受,至今为止,只对那篇《名二子说》有较正面的评价。韩文公的《送李愿归盘谷序》,欧阳文忠公的《秋声赋》,用语优美,内容丰满,我很喜欢。来到南方之后,再次来买书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个古文系列,陆续的购买了好几本书,《孟子》、《诗经》、《楚辞》、《传习录》,以后又购买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老子》、《陶渊明诗集》、《古诗十九首和乐府诗集》等书籍。并没有认真系统的阅读每一本书,再加上是在睡觉之前阅读的这些书籍,很大的一部分目的就是打发时间,不过我觉得这样阅读经典文章是有一些可惜的,但天长日久总是有一些收获的。

现在的人们似乎对古代的文化文章有了一些兴趣,可能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不是有很多人在搞什么恢复汉服的运动吗。我不是很反对这类运动,但是我觉得与其进行这种不实际的行动,还不如来一点实际有用的,譬如设立古文化书院,教习儿童,也可以招收对此感兴趣的成年人。阅读古文应该有一些选择。像先秦思想家,他们的文章主要是议论治国之道的,我们现在看来,有很多的哲理,但这一类的文章不一定引起大多数人的兴趣,而且里面包含的文化因素也不那么多。建议看看《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这样的文学性比较高的类型,这也是我所喜欢的类型。

唐诗阅读起来很有韵味,上学的时候学习了几首有名的宋词,不但很押运,情感也很丰富,遂对宋词的兴趣超过了唐诗,等我买来之后才发信,大部分的从此其实并没有那么吸引人,阅读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产生共鸣。我购买的是上疆村民先生的选本,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选本,集纳了宋词的精品,但让我产生了阅读美感的并不多,可能是因为我对宋词的格式不了解所致。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启发,千万不要因为只对事务的表面产生了了解就试图借此来评价和解释事务的全部,这会犯错误。

阅读文学性比较高的古文能产生阅读的美感。不过我还是不能免俗,有时候也需要阅读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我选择是的《阅微草堂笔记》的一个精简本,还有《聊斋志异》的一个选本。这两本书都是古文白话对照,我是直接阅读的白话,大约用了两天时间就读完了《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用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这些轻松的小故事,调剂了我的枯燥的夜间生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