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之后,我到门口的小商店去买饼干,赫然发现了今天的“参考消息”头版文章的标题,我觉得那标题取的非常的有趣可笑,虽然我知道中央级别的报纸都是这副德性,但是他们那种自以为是,自以为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的嘴脸还是让人恶心。我一直喜欢阅读纸质的媒体,在使用互联网之前,报纸一直是我获取消息的首选,而我又特别钟爱那几份有新闻有评论的所谓“中央级”大报,包括“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但当我从互联网上接触到更多的媒体,看到了更多的外国媒体之后,我才了解到中国的这些报纸是何等的恶心和下贱。中国的报纸喜欢刊登一些具有严重偏见的文章,专门给美国挑错,专门攻击西方国家的行为和制度,肆意的歪曲事事,给读者灌输错误的观点,引导读者走向歧途,为某些利益集团服务,一点报纸的样子也没有,完全变成了传声筒,而最能体现一份报纸的水准的“评论”部分,也被一些特别甄选出来的人霸占。这因为这样,我现在越来越不喜欢看中国的新闻类报纸,我对外国媒体对中国的新闻报道有点兴趣,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报道中国,“参考消息”专门摘编外媒的消息,我也很喜欢它,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坚持连续的购买,但我现在对它越来越失望。它虽然刊登外国媒体的消息,但是他们的编辑总喜欢给那些消息更换标题,比如什么“外媒污蔑……”“外媒攻击……”,我认为这不是严肃的做新闻的态度,但和其他的中国报纸比较,这一份还有一定的优点,其他的报纸水准就更低了。
做新闻要小心翼翼,因为会有其他的力量干预,在新闻还受到管制的国家和地区,新闻从业者战战兢兢,比如前一段时间引起轰动的山西煤矿主打死记者的事件。兰记者是某报的雇员,据说没有国家核准发放的“记者证”,但是有报社的证件,他采访煤矿的时候受到矿主的毒打,最后被残忍的杀害,而当地的政府更是做出了惊人的举动,这件事之后不久就召开了所谓的“坚决打击假记者”会议。在他们看来,记者身份的真假要比一条人命重要,我无法理解这是发生在神州大地的事情,面对西方对中国的人权状况的指责,政府认为“生存权更重要”,但是为什么对自己的公民,“身份的真假”竟然要高于生命呢,这件事发生之后,当地政府没有去凶手,竟然来纠缠身份的问题,颇让人怀疑当地政府的立场问题,难道他们是和黑煤矿主站在一起的?
这个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中国的经济状况逐渐走上了正轨,融入了国际经济体系当中,但是各种紧箍咒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还有各种“禁忌”“敏感”的话题不准民众去触碰,否则就可能带来麻烦。明朝的东厂西厂是何等的恶劣,臭名昭著的魏忠贤曾经领导过,残杀东林党的就是这个组织,现在呢,他们永远的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写下这么多其实是为了表达我的愤怒!我虽然痛恨社会上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同情受到伤害的人,但我知道,在这个竞争的社会里,千万不要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把自己的利益交给其他人,即使他说的天花乱坠也不要相信他。上文也提到我很愤怒,其实我并不是对那些不合理现象表达这种感情,我真正愤怒的是,为什么我还没有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大好情势之下获得利益。这是应该感到耻辱的事情,机会在那里,外界的环境又是如此的好,每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人都应该趁此大好良机施展身手。
必须承认,我不是一个要求很高的人,也不一定非要拥有自己支配的事业,我唯一希望的就是成功,希望超越别人,这种要求很高吗?但上天似乎偏偏要考验我,始终无法让我满足。我昨天和住在一起的同事——他即将搬到另外的房间——谈到了下象棋,我只是略微了解一点象棋的规则,从来没有赢过一局,这让我非常的遗憾。似乎这种较量有转移到了工作当中,到现在为止,我竟然没有战胜过任何人!今天下午统计做过的一些项目——就是为了评比——我竟然还不及别人做的一半,这让我极为震惊和愤怒,大家一样的努力一样的忙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我否认效率低下,我自己私下做过统计,我的任务是220多,他的是280多,按照每个项目有3个任务,我大约会做70多个项目,他会做90多个项目,但实际情况是,我的项目数量是70多,他的是150多,我还不知道这差别在哪里。晚上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同事G提到了另外一个人M将要搬到A宿舍区,根据经验M应该是签订了新的合同,我不好直接询问,试探性的说大家都可以搬到那里去,G说只有签订了那合同或者薪水在多少以上的人才可以去那里住,这就是说,M已经签订了那合同,而在几个月之前,他还在向我诉苦水,抱怨薪水低微。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常噙满泪水,为什么我在竞争当中总是处于失败的境地。我很希望有人能够拉我一把,把我从苦闷的深渊拯救出来,但是我看不到人影。很多时候,我获得过别人的帮助,我真的很感谢这些人,我也经历过很多失败和挫折,遭受过侮辱和嘲弄,但这些都过去了。“我不知道未来,我所知道的是,只要你走,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是未来。”(这是引用的知名blogger洪波的话,但由于我不喜欢在文章中嵌入超级连接,故不给出原文的地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