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过几次网上银行的服务,因此想谈谈使用感受,网上银行的政策会随时发生变化,因此这篇文章中谈到的一些心得不一定适用于以后的使用。
互联网发达以后,很多传统的行业都搬到了网络上,或者至少在网络上开发类似的功能,比如网上交易,B2B或者B2C或者C2C,这些都是近些年来火热的网络应用,有一些网站已经做的很大,用户非常多,虽然对传统的行业没有产生多大的威胁,但是对很多公司来说,节省经费,节省时间,网上交易非常吸引人。支付手段成了一个瓶颈,当然可以使用传统的方式邮寄款项,但是花费时间较长,网络交易的一些优势体现不出来。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自己开发一些支付方式,可以直接在网上完成交易,但我相信,很多人会顾虑诚信问题,面对面的交易尚且可能产生欺诈,更何况是异地交易呢。现在普遍采用的方式是通过银行来转账,或者采用第三方确认,也就是把款项交给值得信任的第三方,交易完成之后,他们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几年之前我曾经购买过网络硬盘,因为公司在北京,我总不能直接到他们公司去缴费,汇款也嫌麻烦,最后就选择了网上银行支付。那时候我手中只有中国建设银行的卡,因为没有到银行柜台签约,每次交易额被限制在100元以内。网上交易的时候才发现中国建设银行规模要比中国工商银行小,只有少数几个城市的银行卡才能够使用网上交易。因为不熟练,那笔费用我支付了好几次,也就是好几天之后才完成,支付规定:第一次支付不成功就只能等到第二天才可以。款项可以立即到帐,你只需要发送一封确认邮件给那家公司,他们就会马上给你开通服务,非常方便。以后又用过几次网上支付。
后来搬到了另外一个城市,这个地方不在建设银行网上支付的名单里,看来只有选择工商银行了。两家银行的个人网上银行大同小一,我发现的区别就是登录,工商银行需要现下载一个插件,目的是增强安全性,而且有趣的是,输入银行卡号的时候,光标没有办法回退,有一些不方便。我通过它完成过两笔交易,近日想进行第三笔交易的时候发现,已经无法使用了。到银行网站看到公告,从某日开始,只有到银行柜台办理什么手续才可以使用网上支付,或者购买每年76元的U盾,或者购买它的电子口令卡,或者也可以选择静态密码卡。据说这可以增强安全性,为了能够继续使用网上银行,只好选择其中一项,我倾向于选择电子口令卡,2元一张,而且2007年之前免费,可以使用1000次。
中国的银行规模巨大,但是效率都比较低,坏账也非常多,不良资产占据的比例很高,在现代化方面要比国外差一些,他们似乎很少想过改善服务,他们宣称的原因当然就是"国情";可是在收费方面,丝毫也不落后,比如跨行查询,跨行汇款要收费,每张银行卡要收年费,说辞就是为了"和国际接轨",消费者一般很少有话语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