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05

嘿,网络

我目前使用的这种共享上网方式就要到合同期了,据说小区内以后也不准备再延续这合同,如果还需要上网,需要自己安装2M的ADSL。我使用共享上网方式已经一年了,总体感觉还可以,在A区住的时候经常无法上网,不过那时候我还没有接入网络,搬到B区之后,网络中断的时候很少见,不过网速就有一些不稳定,尤其是晚上,偶尔的会出现无法连接的情况,而据使用2M的ADSL的人讲,他们的网络状况是很稳定的。我经常要下载一些文件,使用迅雷下载的时候,最快的会有700K以上,我知道,转入独享ADSL以后,这种情况不会再有了。

电脑的用处很多,但我的私人电脑几乎完全成了上网的工具,无论是浏览网页,写文章,寻找音乐还是电影。其实我也下载了很多有用的资料,包括我工作上要用到的设计软件,因为那时候我曾经想,下班之后可能会有用到的可能,不过因为限制严格,一直没有办法把我常用的零件库从我的工作电脑上拿到我的私人电脑上,而且我也比较的懒,下班的时间我很少用来工作,这套有用的软件在我的私人电脑上一直睡大觉。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也提到过,我喜欢数学和文艺,这两样是我在上学期间从来没有厌烦过的科目,并且对它们的爱好保持到了现在,电脑上自然不会少这方面的资料。看电子书其实是很劳累的,你要盯着电脑的屏幕,而且还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我觉得通过电脑看书学习,其效率很低。

很感谢那些义务制作资料的人,他们把自己珍藏的资料奉献出来,让所有需要这些资料的人能够方便的找到,我有很多资料都是通过p2p软件下载来的,这些东西通过正常的渠道不好找,这也展现了共享的好处。人们,尤其是重视版权的人们,几乎都在诅咒p2p,他们觉得这种技术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但其实,很多资料已经没有了版权,比如几个世纪之前的数学家的著作,爱好者自己制作成电子书存放在电脑上,如果没有p2p,我们通过什么途径找到这些珍贵有用的资料呢。一项技术被利用做不合法的事情,应该谴责的是那些不法分子,而不是技术本身。这次《夜宴》也通过p2p发布正版,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慢慢的人们会改变对p2p的偏见。

中秋国庆连到了一起,很多有趣的事情都发生在这期间,我指的是网上的有趣新闻。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假期很短,已经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人们在祝愿祖国57岁生日(我已经在上篇文章里提到,祖国57岁的说法是不妥当的,难道以前中国人没有祖国吗),表达着自己的爱国热情。我国的某项技术又取得了"突破","填补了国际空白",很多人评论就一个字,那就是"爽",如果有人稍微表示怀疑,立即就被骂成卖国贼,立即就成了美国的走狗(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要和美国联系上)。我们虽然不知道网络的另外一端是谁,但通过他们的言论,我们知道了他们的想法。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