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12

阅微草堂笔记

我想在这篇文章中评论一下我现在阅读的书,就是昨天买的《阅微草堂笔记》。昨天晚上躺在床上阅读了好几十个小故事,一直到午夜。这本书是清朝乾隆时代的著名学者纪晓岚先生搜集的民间故事,被后人称为“小聊斋”。《阅微草堂笔记》,《聊斋》,《红楼梦》是清朝最为流行的三本书。据说《笔记》的第一卷还没有写完的时候,就被人偷偷的刊印出来。《阅微草堂笔记》篇幅都比较短小,内容讲述的大多都是鬼狐之事,具有很强的讽谏意义。似乎纪晓岚说过,古人已经把道理都已经讲完了,后人再讲也不会超过千人,因此他没有自己的专门著作,只是收集了这么一部书籍。这一类书很适合闲时阅读,既轻松又能得到启发。

我购买的这本书是新疆的一个出版社在几年之前出版的。几年过去了,它还摆在书店的书架上,偶尔的有人翻阅一下,但是缺少购买的热情,这一类书应该是这家书店的积压品。我一看价格也不贵,购买下来也有一定的阅读价值。以前购买的书籍都是古文类,那种书籍的文学价值比较高,反复的阅读才能体会它的好处。但小说类的书籍,购买之前就应该慎重,因为大部分的小说阅读一次就足够了。好在这本书趣味性很强,多阅读几遍也不会厌倦,而且这本书是文白对照的,如果只想读故事的话,可以读白话文,如果想体会古文的妙处,就可以直接阅读文言,这种方式很好。

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我就不在这里讲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转本找来这本书阅读。书中涉及到了很多鬼狐故事,被后人称为小聊斋,还是很中肯的。

昨天在购买书籍的时候,无意之间看到了清朝李渔写的《闲情偶寄》,这是一本很有名的著作。我本想把它买下来,但是看到这本书是大开本的,不便于保存。对于我喜欢的书籍,我是想把它们很好的保存起来的,大开本的书籍不但翻阅不便,而且很容易在阅读的时候破损,因此我就暂时放弃购买这本书,以后遇到合适的版本再买。

前一段时间在某新闻网站上看到,说中国人现在开始喜欢阅读《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后学收集的孔子语录,最早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学习过几条。这些语录都是很有价值的格言,对于为人治学都很有意义,但是我觉得,我无法从这种语录体例的书籍当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我可以阅读《庄子》,体会他的丰富的想象力,可以阅读《荀子》,体会他的睿智,可以阅读《老子》,体会他的玄奥,也可以从楚辞、唐诗中体会美感,唯独从论语中体会不到这种乐趣。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言论大都是对他的学生说的,教育性很明显,不像前面提到的那些书籍里面的文章直抒胸臆。而我最注重的就是文章中的感情色彩,越浓厚我越喜欢。

没有评论: